专访:中国企业应在经济转型中有所作为——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马蔚华
新华网柏林10月15日电(记者唐志强班玮)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14日至16日访问德国。代表团团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马蔚华在访问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中国企业应有所作为、坚持创新、提高中国经济的技术含量。
马蔚华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只有依靠创新才能具有竞争力。中国要想跟上世界技术发展的步伐,必须从依靠大型项目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增长转向更具创新性、更有质量和技术含量的发展上来,实现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主体需要有所作为。
他说,国家的经济转型战略需要由企业完成,政府签订的自贸协定、合作纲领也需要企业具体实施。中国企业不断进取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提高中国经济的技术含量。
马蔚华说,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工业化进程比发达国家起步晚,中国企业家队伍的诞生与成长也相对滞后,中国企业在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对国际市场认知和开拓能力等方面与成熟跨国公司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必须谦虚谨慎、扎扎实实地学习。这也是中国企业家组团进行国际访问的目的之一。
德国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此次国际访问的第一站。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京等20余名中国企业家将与德国企业界人士广泛接触,并拜访思爱普、宝马等德国知名企业,了解国际同行的创新机制和理念。
马蔚华说,德国企业的工匠精神、对质量和技术的执着追求值得中国企业学习。但另一方面,最近的大众“排放门”事件也表明,一个有品牌、有影响的企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否则来之不易的声誉会受损害,中国企业应引以为戒。
马蔚华认为,中国和德国在经济上有非常大的互补性,中国有巨大市场,德国有精湛技术。同时在欧洲经济复苏过程中,德国企业正在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策略调整。这些都为双方合作创造条件,也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和投资提供了很多机会。
他认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总体上不会受到国内经济放缓影响。去年,中国成为在德投资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体现了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目标和决心。
不过,海外并购和投资充满风险,中国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和法律制度,要有充足的融资来源,并做好风险管控。
马蔚华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最缺少的是既懂中国又了解国际市场的跨文化管理人才。人才本土化可以成为企业海外扩张的一种方式,在海外工作和学习的中国人才也有很多,能够为中国企业所用。但是,企业前景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如何更好地展示自身魅力,让人才看到发展机会是中国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原标题:专访马蔚华:中国企业应在经济转型中有所作为
稿源:新华网
作者: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个词,叫起床气,就是说有一部分人,如果睡觉被打扰了,脾气就会很大,这不,烟台有个男子就犯了起床气,还把别人家的孩子给打了。
“三十多的一个大人打人家一个小孩,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被打孩子家长情绪十分激动,孩子母亲心疼的直哭。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民生直通车》报道,民警赶忙安抚家属情绪,并询问孩子具体情况。小男孩说,自己今年十一岁了,事发时正在和弟弟一起玩耍,结果没玩一会儿,兄弟俩就都被打了。被家属指责的市民表示,自己原本在家午睡,可睡着睡着,被门口的玩闹声吵醒了。
民警发现,孩子脸上和腿上都有明显伤痕,随后将双方带回派出所进行后续调查。在派出所内,男子承认了自己动手的行为,并向孩子和家长表达了歉意。目前,打人者因殴打他人,被依法行政拘留十五天并处罚款五百元(山东电视台)
原标题:三十多岁男子因午睡被吵醒殴打十一岁男童
稿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