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边是专车公司挟资本和技术在全国各大城市快速扩张后遭遇监管困境,一边是传统的出租车行业积弊重重,在内忧外患中面临改革僵局。互联网+在给民众出行带来便利同时,也让出租车行业面临尴尬的十字路口,进退失据,前路不明。“车在囧途”系列报道分为上中下三组,意在深度剖析出租车面临的行业困局,为其在监管和创新之间实现行业突围画出相对清晰的改革路线图。
由于开创了“手机召车、在线支付、补贴优惠、车型多样”的出行新体验,互联网约租车这一业态从两年前出租车搭载使用起步,到近半年来以私家车为主开展“专车”业务,受到消费者欢迎,服务规模在部分城市已紧逼传统出租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互联网约租车平台上注册的私家车车主数量已经近千万。
不过应该看到,网约“专车”在现行监管体系之外和非法营运的质疑声中“灰色崛起”,一方面倒逼传统出租车行业出现可喜变局,另一方面因监管政策尚未明确,容易引发乘客权益难保证、损害市场公平、新旧业态冲突频发等问题。
网约“专车”崛起
如同淘宝网重塑商业形态一样,滴滴快的“领跑”的网约“专车”,正在迅猛改变传统出租车行业格局。“滴滴快的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交通服务平台。从本质上讲,我们正在建设交通运输行业的‘淘宝网’。”滴滴快的总裁柳青说。
“出行产业面临的问题突出,打车难,出租车骆驼祥子式的巡游,群众有刚需和痛点,我们利用成熟的移动互联技术,最早切入点就是出租,解决出门难,这是朴素的想法。”滴滴快的公司总裁柳青表示。
据柳青透露,目前滴滴快的平台下注册的专车已超过40万辆,日均150万次的出行服务,今年年底专车数量将达到100万辆。据记者了解,滴滴快的公司的专车来自私家车挂靠。自今年5月份滴滴快车上线以来,截至7月11日,滴滴快车注册司机已经达到327万,而这些车辆基本都是私家车。截至9月11日,在滴滴快车上注册的司机数量达到745万。也就是说,在两个月内的时间内,加入滴滴快车的私家车车主数量实现了翻番,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
成立于2010年的易到用车,也声称目前服务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济南等国内80多个城市,同时在海外30个城市开展业务,平台上有1500家租赁公司,注册会员超过1000万,目前总共有超过10万台车,然而,超过80%的车辆来自私家车。
美国互联网约租车平台公司优步自推出“人民优步”以来,私家车车主注册“井喷”,目前已覆盖200多个城市,从去年中国区域的日均1000单发展到现在的日均100万单。5月份,在北京、广州、成都、杭州注册车辆达66万,活跃数在22万左右。
9月9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滴滴快的CEO程维透露,该公司已经完成了新一轮总额为30亿美元的融资,此轮融资下来,滴滴快的的估值已经达到165亿美元。在这笔迄今最大规模非上市公司融资的背后,是滴滴快的业务的飞速发展:除了每天为传统出租车撮合订单500万以上,网约“专车”订单量每周增长30%,日订单量已突破300万。
日前,优步宣称在新一轮的融资中募集到12亿美元,其中包括来自百度的投资,这次融资使独立于优步的Uber China达到70亿美元的投资前估值。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王军分析称,目前网约“专车”运营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租赁车+代驾”,即利用企业自有租赁车辆,通过网络平台、租赁公司、劳务公司和乘客签定“四方协议”提供服务。第二种是私家车加盟,这一模式通过两种方式争取合法性:一是强调自身是公益性的“合乘”;二是通过私家车挂靠租赁公司、车主签约劳务公司,实现形式上的“四方协议”操作。
网约“专车”以全新方式缓解了“打车难”:手机点击召车,三五分钟后车辆到位,到达目的地后在线支付费用,随后可对司机服务质量评价,根据费用差异可选择不同档次车型,车上还提供免费矿泉水、手机充电器。
多重矛盾待解
网约车平台遵循“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新逻辑,追求规模效益、自然垄断和换取资本市场回报是其竞争法则,由此冲击传统行业并产生多重矛盾和风险。
——网约“专车”乘客权益难保证。中国法学会助理研究员刘金瑞说,通过乘客、网络平台、租赁公司、劳务公司“四方协议”提供服务是目前网约“专车”主要操作方式,这种“车辆租赁+司机代驾”服务,乘客作为承运人,需要对意外损失承担主要法律责任。保险方面,私家车投保额度低于出租车,在营运中发生事故,保险公司还可拒绝理赔。
各平台网约“专车”司机入职须进行的安全驾驶记录、违法犯罪记录、吸毒史等背景审查,执行力度参差不齐。上海市相关部门今年前5个月对147名“专车”司机抽查中,发现3人有犯罪前科。近期广州、西安等地出现了“专车”司机性侵或骚扰女乘客事件。
——市场公平受创,政府公信受损。一些西安出租车司机称,即使是不交“份子钱”的私户车,也要承担每年8000元经营权使用费、每月420元定额税、每月360元管理费,而且车辆8年强制报废,“非法营运”的私家车却不承担任何税费。也有杭州出租车司机表示,网约“专车”虽然大多定价高于出租车,但各平台大量“烧钱”补贴司机和乘客,在“颠覆和替代”合法出租车。
北京市主管部门今年上半年共查处963起非法运营车辆案件,并于6月2日约谈了“滴滴专车”平台负责人。对此,一些出租车司机表示:“打击来打击去,‘专车’还在招摇过市。如果真心打击‘专车’,为何不查处平台?‘抓喽啰不抓大王’的执法让人不解。”
——网约“专车”盘活闲置车辆是把双刃剑。“通过共享闲置私家车运力,逐步减少私家车出行总量”是网约车平台发展的远景。
优步创始人卡兰尼克今年5月在贵州表示,全球10亿多辆机动车,1.5亿辆在中国,而其中将近96%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如果可以将这些车中哪怕一少部分实现100%的利用率,则可以减少很多上路车辆。当使用软件叫车出行的成本低于养一辆私家车的时候,很多人就不需要自己买车了。
但就短期而言,网约“专车”释放和刺激打车需求、加剧道路拥堵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黄少卿说,上海140万辆私家车,假如10%接入网络平台,每天提供2至3个小时服务,就相当于每天高峰期增加了28万辆车通行。北京交通部门监测,限行限购措施实行后,北京交通拥堵指数每天在6至7之间,近两年则达到8以上,而这两年正是网约车大发展阶段。
各方态度“撕裂”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互联网约租车平台上注册的私家车车主数量已经近千万。由于能享受到便捷、优质服务,民众对互联网约租车这种新业态欢呼雀跃,但主管政府部门、同行业间对私家车接入互联网约租车平台态度迥异。
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运输部确认互联网专车合法身份,肯定其创新服务模式,但是三令五申地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这一要求正遭遇严重挑战。目前互联网约租车平台上的专车绝大部分是私家车。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虞明远表示,互联网约租车有助于盘活存量车辆资源,缓解出租车供给不足,打破出租车行业垄断体制,满足民众高品质、多层次、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发展共享经济,减少拥堵、降低碳排放,有助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这种新业态的发展趋势是挡不住的。
神州专车的车辆都是来自租赁公司,司机是第三方劳务公司派遣,是完全按照交通部监管精神进行架构设计的。面对同行大批接入私家车,神州专车感觉这个市场发展缺乏公平环境。“合法专车的成本起码要高于50%。我们合法经营缴纳17%的增值税,私家车挂靠谁来缴税?私家车出了事故谁来负责?”神州专车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嗨租车董事长章瑞平也表示,私家车通过挂靠租赁公司进入专车市场,是不公平竞争,这个会把市场搞乱了。不能因为它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就考虑将其合法化。
北京首汽集团副总经理梁海晨、北京新月联合出租车公司副总经理王学强表示,目前互联网约租车的合法性、安全性、公平和效率都受到质疑。北京交委出租车管理处副处长刘继芬表示,出租汽车对道路资源的占用是普通车辆的10倍,如果私家车放开,行驶车辆会增加10倍,将会给城市道路交通造成严重拥堵,北京目前不具有这个条件。
目前,虽然互联网约租车监管政策尚未出台,然而交通部多次表态严禁私家车接入平台。“滴滴快车的私家车数量已经超过全国出租车的数量了,这么大的体量你说是违法的,这是很离谱的。”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表示。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王军表示,交通部酝酿出台新规定,对于互联网约租车服务,车辆需要取得营运许可,司机需要取得准入许可,平台也要取得政府许可。“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此一来私家车想做互联网约租车就需要把车变成营运车辆,而对营运车辆要求8年报废。已经加入的数百万辆私家车的出路在何方?”
原标题:网约“专车”灰色崛起与出租行业多重矛盾待解
稿源:新华网
作者:

2015年6月的光亚展现场,全球商贾云集、全球品牌同台竞技。在一个仅10㎡见方的小展位上,竟连续数日、不间断地涌动着近百位客商咨询、索要资料,展会安保多次以“通道被堵”为由前来维护秩序,让周围那些个大展位、大公司艳羡不已,一时间光亚展内外休闲、用餐区,“8090后、潮灯馆”热议纷纷、“年轻人的灯饰”不胫而走……
一群在灯饰领域打拼了二三十年、不甘寂寞的老灯人、和一群新鲜出炉、不甘平庸的小鲜肉“混迹”在一起,乘着“互联网+”的快车道、兜着80、90、00后的东风,一个叫做“首座”的全新公司、一个叫做“潮灯馆”的全新品牌,在这个时候、在灯饰制造领域横空出世!甫一面市,作为首批开放销售窗口的灯玛特.上海店,仅20多天的时间,近百件产品竟然“卖空了!”、重庆旗舰店15天内补货20多次、兰州店、沈阳店订单加急……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年轻密码”?又有着怎样的战略考虑和深刻洞察呢?
竞争终局:一词致胜
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在上演10年前美国市场的景象:现在的竞争地点已经不是工厂,也不是市场,现在的终极竞争战场一定是在消费者心智里。然而,中国和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同质化竞争引起的产能过剩,任何一个需求,都有成千上万的供应者。在整个灯都古镇,大大小小的灯饰企业总计两万多家,然而一个主流用户,一生之中接触并购买的灯饰品牌最多不会超过五六个,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真正在流通领域大获成功、并顺利进入消费者脑海的灯饰企业和品牌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所谓的灯饰“品牌”在顾客心智中没有存放之处,千军万马被心智之门阻挡在外!因此,一个新公司、新品牌要想突围,成功的关键在于:在终端用户心智中创建一个优势品类、并精准定位到一个词。
说白了,要赢得市场竞争,必须在顾客心目当中成为某一类事物的代表!因此,挖掘并提炼品牌定位,这正是首座公司在创建之初就考虑的事情:一“潮”定乾坤,“潮”字代言了年轻人的需求、精准击中了年轻人的市场,“潮灯馆”应运而生。
开创新品类:三大消费趋势推动潮牌市场
中国的年轻一代正快速成长为消费中坚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80、90后,仅这部分总数就已经超过3.9亿人!已是一股无法阻挡的时代趋势,推动着消费升级:首先,消费群体年轻化,“潮”成主流;其次,消费观念“轻奢”化,不买大路货、但也绝不为最贵买单,而是注重性价比;第三,消费行为感性化,易受品牌形象及情感共鸣进而冲动购买。
数据显示,在未来的2016到2020年期间,年轻人群最喜爱的各种“潮牌”正逐步取代陈旧品牌、成为市场主流,我们看到国内不少服饰潮牌、鞋类潮牌、家具潮牌、日化潮牌、餐饮潮牌的市场表现相当火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面向年轻群体的各类潮牌市场容量已经超过三万亿规模。
那么,作为家中必备的灯饰,专门为80、90、00后专属设计的“灯饰潮牌”呢?这在之前尚属空缺,还没有哪个品牌是真正意义上“专为年轻一代”推出的灯饰潮牌!大多数只是用所谓“现代类风格”、“北欧风格”等灯具,勉强应付了这部分极具个性化的需求。首座公司的诞生,正是出于开创“潮灯”这一崭新品类的考虑,填补了当前“80、90、00后专属灯饰品牌”的巨大市场空白,并提炼出“潮灯馆”品牌完美代言了这个品类,成为有史以来,“年轻人灯饰”的真正代表!这无疑将使年轻族群高度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淋漓尽致的释放。
互联网+创客精神:极致思维,创意无限
比原创更可贵的,是持续的创新。如何“持续”?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经济体而言,如果只有少数人参与,显然难以满足全国性市场的新需求。恰恰“互联网+”时代给予了我们跨界和升级的机会,同时,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趋势指引下,年轻群体中蕴藏着无穷的创意和无限的财富:就是要让更多有创客精神、创新意识的人参与进来,尤其让年轻人的奇思妙想源源不断地变为现实。
无论是产品的出众创意、还是品牌展厅给人的耳目一新,我们都能感受到:作为30多年资深“老灯人”混搭80、90后小鲜肉、海归派的原创品牌,潮灯馆就是要搭建这样一个开放式平台,未来将应用互联网+的思维,吸引年轻族群中的创意领袖加入“潮灯创新阵营”,打通“创意想法”到“潮灯设计”,再到“产品生产”、“市场销售”的关键环节,将年轻人的创意“产品化、品牌化、乃至产业化”!潮灯馆要做的,就是让未来的年轻人,不仅仅通过消费得到满足,更从事着挑战性的工作和创新的事业,并从中获得成就感,这样的生活一定更加美好!这样的民族一定更有希望。
一线的需求:未来属于80、90、00后
首座公司的刘总向记者强调,如果说市场上原有的“现代类风格”灯具满足的是过去的大众化需求的话,那么潮灯馆所代表的“潮牌灯饰”则填补着另一类需求:即未来十年间80、90、00后等年轻一代的专属需求,这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因此,潮灯馆的“潮”,绝不仅仅是“潮流、现代”,而是代表的“潮牌灯饰”这一全新品类。
也正因如此,我们在星光联盟9F潮灯馆即将开业的新店可以看到:潮灯馆的品牌视觉形象极具冲击力,独特、生动、富有人格化,更容易被记忆和传播。不仅如此,潮灯馆将潮牌服饰的元素引入灯饰设计:运用更为鲜活的色彩、更为多变的造型、更为丰富的材质、更具立体感的创新剪裁,结合真正的LED新光源技术,将年轻人的思想品格和生活态度,发挥得淋漓尽致。打破了传统“现代”、“后现代”、“北欧极简”苍白、单调、乏味、沉闷的一贯感觉,将80、90、00后新生一代的乐观自信、独立自主、追求卓越、创意无限的内心世界完美诠释。
未来属于年轻人,未来属于新品类!可以预见未来1-2年内,“年轻人专属灯饰潮牌”将成为80%的线下灯店渠道的迫切需求!年轻人的潮牌市场有多大,潮灯馆的市场就有多大, 10月21日,“潮灯馆”星光联盟9F的新店即将闪亮开业,届时将吸引全球目光,共同创富“年轻”新大陆。
原标题:潮灯馆:开创“潮灯”新品类
稿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