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新闻社网站9月10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决策者不会放慢结构性改革的步伐,此刻他们正在使中国经济由依赖制造和出口转向服务和消费。他说,服务业已占GDP的“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9月9日发表题为《中国经济大转型开始了》的文章,文章内容如下:
中国最近最引人注目的经济减速迹象是近期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当时公布的数字略低于市场预期,从而引起全球范围的股票抛售。但问题在于,制造业生产领域恰恰是我们应该看到呈现疲弱迹象的地方,如果说中国确实在进行经济转型——即从出口、投资和重工业转向消费和服务——的话。
转型的迹象正在累积,看上去与中国经济整体减速的迹象差不多。确实是一样的,因为生产增长放慢也是转型的一部分。比如,出口增长放慢,钢铁生产的增长速度降为零,而房地产建设的大多数指标——价格和销售面积——与几年前相比都明显下降。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急剧缩小。储蓄占中国GDP的比重有所下降,投资也一样。
这很复杂,因为在中国经济正从出口和投资转向消费和服务的同时,它同样在从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建设的不可持续的繁荣中转型。基建和房地产都是在7年前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得到提振的,它们也都受到了借贷规模扩大的刺激,当前都在以远低于5年前的水平运作。信贷的增速也有相当大幅度下滑,就和原先计划的一样。
继2012年中国GDP增速急剧下滑到7.7%后,随后的减速相当平缓。GDP整体增速并没有像市场作出的剧烈反应那样出现剧烈变化。而且,尽管制造业产量指标确实疲软、出口增长也确实缓慢,但近几个月有貌似合理的迹象显示,房地产建设领域的衰退已经见底,销售与价格都恢复了一些元气。
如果中国确实正在实施它长久以来声称希望实施的转型,那么情况看上去将和我们正在看到的一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最近几个月都说,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显示转型已经在进行,而这是它们极为赞成的事情之一。不同寻常的是,去年中国的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同样不同寻常的是,GDP整体增长的一半是由服务业、而不是重工业贡献的。结果就是,尽管GDP增速放慢,但是就业仍然坚挺,这是因为服务业提供了大量岗位。
因此,市场看到的那些显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崩溃的迹象恰恰是中国正在成功实施转型的迹象。习近平主席已经明确把经济转型定为中共领导层的政策。这一政策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赞扬。
原标题:外媒关注中国经济转型:服务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占豪
本周10月行情首秀虽只有两个交易日,但沪指实现两连阳,周线收跳空高开K线,虽然涨幅不算大,K线不算长,但却是一根带有上行缺口的周线。周线上行缺口一般比较少见,这是大调整以来第一次出现,表明市场多空力量对抗有了一点微妙变化。
从月线上看,上月K线是继三根长阴线后的一根缩量小阴孕线,这表明空头动能正在枯竭。本月开盘和上月开盘基本持平,而上月是收跌幅近5%的K线,表明本月开盘多头就占据了绝对优势。
此外,周线、月线和日线状态也都不错,周四高开后沪指昨日冲破30日线,逼近3200点。这意味着,大盘进入10月后多头技术面开始转好。下周大盘在3200点附近如能放量突破,则股指将有望向年线寻求突破。
从板块上看,昨日金融板块的走强给市场带来了力量,一些传统板块也相继走强,譬如有色、煤炭、石油、供电供气等板块。大盘要确立反弹,蓝筹股需要有一定的支撑力,因此短线可关注蓝筹股能否带动大盘突破3200点。一旦突破,个股则会加速活跃。
操作上,近期仍以稳健为主,短线可以根据个股情况寻求短线做多机会。但投资者要注意3200点的表现,3200点放量突破则可继续向上,如果依然不突破,则后市还会回踩,需注意短线风险。但总体来说,相比9月,10月盘面压力较小,更有利于反弹,机会应比9月大。
原标题:周线开门红10月市场机会加大
稿源:新华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