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成交土地1591宗,环比减少24%,同比减少38%;成交面积606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7%,同比减少31%。其中,住宅用地364宗,环比减少32%,同比减少42%;成交面积173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1%,同比减少37%。
从7月全国土地出让情况来看,一线市场与次级市场的土地交易继续出现分化。在北上广深等十个大城市中,品牌房企的聚集拿地现象愈发普遍,高溢价甚至地王的出现也频频发生。而在二线以及更次一级的土地市场整体仍然处于低迷状态,甚至存在有地推但无人问津的现象。
一线城市品牌房企聚集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显示,7月,国内一线城市共成交土地38宗,成交土地面积158万平方米,环比减少8%,同比减少40%;楼面均价为9154元/平方米,环比下降24%,同比上涨67%。由于品牌房企的聚集,一线城市的土地争夺越来越激烈。在7月,一线城市的土地出让的平均溢价率就达到29%,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
作为竞争最为激烈的北京。7月北京成交的5宗宅地全部溢价出让,平均溢价率为49%,较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仍处近一年来高位水平。
从土地拍卖的情况来看,7月的北京土地市场再现抢地潮,5宗宅地成交溢价率全部达到40%,其中4宗达到合理上限价格,保障房及自住房成交总建筑面积超28万平方米。而在整个7月,北京的住宅用地出让金总额就达到116.23亿元,是今年2月以来首次超过百亿元。
而作为另一大土地热点城市。上海在7月共推出5宗住宅用地,分布在闸北区、金山区和崇明县,合计37万平方米,5宗地块全部在本月成交,宅地出让金为95.7亿元。
其中,在上海的闸北区7月再拍高价宅地,上海火车站北广场以北地块以88.15亿元刷新年内总价地王,由金融街获得,这也是闸北区今年成功出让的第3宗总价超70亿元地块。
至于广州,在7月共推出2宗住宅用地,均位于南沙区,合计12万平方米。广州成交的2宗住宅用地中1宗溢价出让,平均溢价率达到了36%,较上月上升32个百分点。
广州宅地供应量自5月冲高后回落,7月继续下滑。但从目前国土局出让公告来看,下月南沙区及花都区都有推地,供地量将再度升高。成交方面,南沙自贸区首推宅地,吸引多家房企关注,最终以11.05亿元被碧桂园收入囊中。
广州土地市场整体较活跃,商业用地表现抢眼,海珠区琶洲在6月底及7月中先后成交两批土地后,再挂5宗商地,成为关注焦点。宅地方面,花都区一商住用地将于下月出让,起始价26.88亿元。
次级市场仍然低迷
与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的热力四射相比,次级城市的土地交易就显得非常的冷清。今年7月,二线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1140万平方米,环比下跌32.3%,同比下降19.7%;成交均价2157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6%,同比下降0.4%。成交量继上月冲高上涨后有所回落,但成交均价出现微幅上涨,整体市场依然处于低迷状态。
有机构分析认为,次级市场的土地交易低迷,一方面是由于前几年的火爆行情拖累。据了解,在2013年9月至12月,部分二线城市出现地价大涨的市场火爆行情,最典型的是杭州,当时地王频出,以至于到现阶段,仍然有项目处于高位被套,亟待消化的状态中。
而另一方面,部分二线城市,如西安、成都和重庆等地,由于房地产市场反弹乏力,地方政府在推地过程中较为谨慎小心,以免出现流拍现象。因此,截至目前,二线典型城市土地成交量并未明显上升。
(记者蒋劲劲)
原标题:全国土地出让表现分化次级市场无人问津
稿源:中新网
作者:
香港交易所12日发布201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里,港交所实现股东应占溢利40.95亿港元,同比增长73%。香港证券市场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125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9%。
收入69亿创半年盈利最高纪录
公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港交所收入及其他收益达68.5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创下该所半年盈利最高纪录。港交所称,收入增长主要是得益于旗下LME(伦敦金属交易所)启动商业化策略,如上调了LME交易费用及LME Clear正式营业等,使得港交所来自英国的营运收入贡献明显增长;此外,也受惠于今年第二季度香港现货及衍生品市场交投畅旺。
香港交易所集团主席周松岗指出,2015年上半年香港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年初市场忧虑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并广泛预期美国加息周期将至。第二季初,内地持续放宽经济及市场,加上沪港通交投逐步增加,刺激投资者信心。6月期间,希腊债务危机以及内地股市调整带来不明朗因素,触发市场动荡。基于这些背景,香港证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成交量都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上半年的交投量则稍微下跌。
周松岗进一步表示,尽管市场状况大幅波动,但香港市场仍继续保持良好秩序,这有赖于稳健的交易、结算及交收系统,审慎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及健全的监管制度。环球经济面对重重复杂挑战,今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市场将受到不确定因素的考验,香港也不例外。因此,香港交易所将继续与监管机构及市场人士紧密合作,提升港交所各个平台,使其更为稳健可靠,并能够应对未来市场增长。港交所集团将会保持警醒,并致力于引入新产品,满足市场需要,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沪港通贡献1.15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沪港通在2015年上半年也为港交所贡献了1.15亿港元的收入。
香港交易所集团主席周松岗指出,沪港通推出以来一直运作畅顺,运行期间也实施了多项优化措施。港交所正与监管机构、内地交易所以及市场人士筹备推行深港通,以进一步扩展香港与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计划。相信市场互联互通战略将继续令香港受惠于流通量增加和更多的人民币业务机遇,这有助于香港巩固其作为全球领先的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地位,并最终成为中国首选离岸财富管理中心。(记者时娜见习记者张忆)
原标题:港交所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逾7成沪港通贡献1.15亿港元
稿源:新华网
作者:张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