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地上,玉米已经进入收获期。
尽管丰收在望,种粮大户陈卓已经开始为明年种什么犯愁了。
“国外玉米运到中国,还要比咱们玉米每吨低将近一千元,玉米降价是早晚的事。”陈卓说。
在中国产粮“状元市”吉林省榆树市,像陈卓这样担心玉米政策变化的农民并不在少数。
年初开始,中国相关政策研究和决策部门的官员,密集奔赴东北地区开展玉米收储政策调研,希望推出与市场接近的收储政策。
9月17日,中国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调整为2元每公斤。这是自2008年以来临储价格的首度下调,相关专家及企业界人士认为,此举将有助于国内玉米市场从“政策市”向“市场市”过渡。
同时,中国农业部在东北四省区部署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吉林省农委公布的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相较2014年减少了91万亩。
中国东北部的黑土地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由于玉米作业简单,适应性强,加上政策推动,东北地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据统计,东北三省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由2003年的9417.3万亩增至2014年的16954.5万亩,11年间种植面积增长了7537.2万亩。
“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的增长,是由大豆、水稻以及杂粮杂豆的减少为代价的,‘五彩农田’变成了‘黄金玉米’。”吉林省农科院院长吴兴宏说。
玉米独大的生产种植结构,在东北地区形成了特有的玉米经济形态,让玉米不断在“资源”和“包袱”之间变换,东北地区曾出现多轮玉米滞销现象。目前,东北地区的玉米库存高达3208亿斤,占全国玉米库存的78%。
同时,从最低保护价设立到2008年临储政策出台,政策对粮食流通调控力度不断加强,“政策市”逐步成为中国玉米市场乃至粮食市场的主要特征。玉米价格在政策推动下,不断水涨船高,“政策市”在保护农民利益的情况下,干扰了玉米市场,出现了价格刚性上调的市场预期。
目前东北地区四省区库存4300亿斤,占全国的48%。“东北地区收储压力巨大,政策性粮食库存年年‘滚雪球’,中央财政负担也越来越重。”中储粮吉林分公司购销计划处处长宋海河说。
另外,由于农民对最低价收购政策的依赖,不断加大投入,农药、化肥施用量接近极限。农用化肥平均施用量达到434公斤/公顷,是安全上限的1.93倍。导致地力逐渐下降、土壤板结,黑土地流失,不仅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降低,且粮食生产成本逐年增加。
“农产品和玉米深加工企业一定程度患上了‘补贴依赖症’,必须实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破解玉米及部分农产品的两难局面。”中国粮食协会玉米分会副秘书长刘笑然说。
近年来,中国逐步推动农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改革,对实施近7年的农产品保护性托市收储政策进行调整,棉花、大豆、菜籽等品种相继由收储改为直补。国家采取的各种政策措施,应该是生产归生产,市场归市场,更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生产、调节供求。
2014年,国务院取消了棉花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并对新疆(含兵团)棉花和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的大豆实行目标价格改革试点。2015年,油菜籽临储收购也实施新政策,收购定价权下放到各省,而补贴方式分为直接补贴给农民和补贴给油厂作为加工费用两种。一直靠国家财政补贴的临储政策变数增加,意味着国家层面开始对粮油收储进行改革。
“尽量要用经济杠杆和经济手段,发挥市场作用,少用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作用。”刘笑然说。
东北地区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粮食调运和商品粮储备基地。中国在东北实施的多项改革措施,有助于加快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东北地区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基地。(采写记者:刘荒、齐海山、辛林霞、王炳坤)

原标题:通讯:夏立言广州行 追寻中山先生足迹
中新社广州10月14日电 题:夏立言广州行 追寻中山先生足迹
作者 郭军 陈启任
10月14日下午,正在广州参访的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夏立言来到广州黄花岗72烈士陵园,向一百多年前参与黄花岗起义的烈士献花致敬。
当日下午两点半左右,夏立言一行十余人在黄花岗72烈士陵园向烈士们鞠躬致祭,敬献花圈,并默哀一分钟。随后,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烈士纪功坊。
夏立言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来到黄花岗,非常感动和高兴。他指出,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开启了后来辛亥革命的成功。所以今天特别带着陆委会的同仁来到黄花岗烈士陵园,向这些牺牲生命的先烈、先贤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黄花岗起义虽然已过去一个世纪,可是我们没有忘记先烈、先贤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如果没有他们当年的牺牲,绝对没有当今的我们。”夏立言说。
他特别指出,黄花岗起义所有牺牲的烈士,有医生、工人、学生等,他们平均年龄才29岁,都有很好的前途,但选择牺牲小我,奉献大我,为了国家和民族牺牲自己的生命。大家应该发扬先烈的精神,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这样的话,将来不管是对两岸的交往、还是两岸的和平,都会有很大的贡献。”
夏立言14日上午与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广州举行了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四次工作会面。下午,夏立言还前往参观了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中山大学,追寻中山先生的足迹。
在中山大学,夏立言先后参观了学校内的黑石屋、马丁堂、陈寅恪故居、怀士堂等富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期间,他还与中大台籍学生有短暂的交流互动。他表示,中大是大陆名校,在国际上也排名靠前,学校的愿景非常好,台籍学生在这边的念书环境都很不错,非常羡慕他们可以在这念书。
据悉,访问期间,中大校方还向夏立言赠送了一幅由该校教授题写的孙中山大元帅训令,即1924年8月孙中山发给国立广东大学校长的训令。
当天,广东省省长朱小丹还会见了来访的夏立言一行。(完)